从“台湾的风TG体育”到“痴风”:一段台风考古学鲜为人知
发布时间:2023-08-01
 TG体育TG体育近期,受台风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台风之灾,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台风”。为什么“台风”和“ Typhoon”读起来那么像?虽然古今中外已经有不少文章对“台风”和“typhoon”的词源进行考证TG体育,但是300多年来仍然众说纷纭,甚至研究台风的专家也经常不清楚哪种说法正确。本文作者基于翔实史料,深入分析“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  本文梳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总结台风一

  TG体育TG体育近期,受台风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台风之灾,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台风”。为什么“台风”和“ Typhoon”读起来那么像?虽然古今中外已经有不少文章对“台风”和“typhoon”的词源进行考证TG体育,但是300多年来仍然众说纷纭,甚至研究台风的专家也经常不清楚哪种说法正确。本文作者基于翔实史料,深入分析“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

  本文梳理古今中外有关文献,总结台风一词近800年(1162—1937年)在国内外的连续演变历史。现有的文献资料表明,虽然飓风的说法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占主导地位,但是在沿海方言中台风一词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台风一词在中文中有自身独立的演变过程,时间长达800多年。从时间上来说,从浙江吴语的“风痴”经过口语到福建的“痴风”,由于“痴”和“颱”在闽语中发音相近,在闽语中变成“风颱”和“颱风”。来往中国和欧洲的船队通过印度洋,把“台风”一词传播到印度洋沿海国家和欧洲,在欧洲语言文化环境中进一步演变,最后在19世纪后期演变为现代英语的“typhoon”。

  作者认为,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反映了中国悠久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和欧洲国家交往的悠久历史。

  延伸阅读原载《 中国科技术语》2016年第2期,原题为《海峡两岸台风名称的对比分析》。

  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台风”在当今信息时代家喻户晓,它的威力和造成的灾害经常见于各种媒体的报道。关于“台风”一词的来历,虽然古今中外已经有不少文章进行了考证,但是300多年来仍然众说纷纭,甚至研究台风的专家也经常不清楚哪种说法正确。归纳起来有下列5种说法:

  (2)来自古希腊语“旋风”一词,阿拉伯人借用这个词称呼在中国沿海遇到的台风;

  (3)来自英文“typhoon”一词的音译,而英文“typhoon”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旋风”;

  为了厘清台风的词源,在查阅了古今中外可以获得的资料基础上,梳理了台风一词各种说法的历史沿革,希望可以对台风的词源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在必要的时候“台”和“台风”分别采用繁体“颱”和“颱風”。

  台风词源在西方的争议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的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风力强度达到12级风的热带气旋,人们也经常将该地区达到8级风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英国出版的《牛津英文词典》和美国出版的《韦伯英文词典》是两本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英文词典,其中关于台风(typhoon)的词源有两个:(1)来自阿拉伯语tūfān,而阿拉伯语tūfān又来自希腊语tuphōn;(2)来自广东话的“大风”。阿拉伯语tūfān和希腊语tuphōn都有“旋风”和“猛烈风暴”的意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rry Emanuel教授是国际著名研究热带气旋的专家,在他的专著中也认为台风一词可能来自希腊神话中的怪兽“提丰”。台风词源的争议发生在1560年之后,即

  。在《远游记》中平托描述了在中国近海遇到风暴的经历,当地人告诉他遇到的是听起来像“tufaǒ(台风)”词,英文版《远游记》中翻译为“tufaon”。

  第一个试图解释台风词源的是西班牙籍的天主教宣教士那瓦雷得(Domingo Fernández Navarrete),中文名字叫闵明我,他1657年来到中国,逗留长达20年,活动地区主要在福建,在1676年写的一篇文章中,他认为“台风”来自中文“东风”的发音。在后面将提到,闵明我的这种说法与宋朝袁文在《瓮牖闲评》的说法基本一致。

  1718年,也就是闵明我解释台风为中文“东风”发音后40多年,德国的东方学者Eusèbe Renaudot(1646—1720年)对这个说法提出质疑。为了更好地理解Renaudot的观点,首先要提到《苏莱曼游记》,这是阿拉伯人关于唐代时期中国、印度、南洋诸国最早的著述之一,作者已经不详,第一卷大约成书于公元851年,书中主要记录商人苏莱曼的经历,因此书名叫《苏莱曼游记》,第二卷成书于916年前后。这本书在1983年中华书局重新翻译出版时定名为《中国印度见闻录》。Renaudot在1718年出版了一本对《苏莱曼游记》注释的书(图2),在对《苏莱曼游记》中海上龙卷风注释时,他认为这种龙卷风与希腊语中的“Τυφῶν(旋风)”是同一种天气现象。他进一步认为,

  ,这一点可以从西方英文词典和Emanuel教授的专著中得到印证。从图2可以看到,Renaudot的原文除了从发音和拼写方面认为台风来自希腊语外,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根据网络资料1,他虽然是著名东方学者,但是没有到过中国的记录。当时对欧洲人来说,阿拉伯半岛就是东方,而中国被称为远东地区,佐证是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博士论文,他1918年在哈佛大学完成的毕业论文研究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题目是“远东台风路径新的分类方法”。

  德国汉学家卡尔 希姆莱(Carl Himly)认同Renaudot的说法,在1875年的一篇文章中,他注意到印度洋沿岸国家语言中基本上都有“台风”类似的说法,他认为平托在21年的航海生涯中,与阿拉伯和印度等国家居民有很多接触,平托可能在与这些国家的人接触中知道台风这个词,而不是平托书中所说的从中国人口中听到的。虽然找不到希姆莱文章的原文,可以推测他的这种观点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欧洲人认为《远游记》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游记,其真实性一直受到后人的质疑,平托也被说成是“说谎者”。其二,希姆莱对起源于汉代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可能不太了解,这条持续了2000多年的海上贸易通道在东西方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从《苏莱曼游记》到闻名于世的郑和七下西洋也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阿拉伯人也可能从中国人口中听到台风一词。关于阿拉伯语中台风的词源,网络词源字典中明确指出来自广东线),并分别给出了德文和拉丁文的参考文献,虽然台风来自广东话“大风”也不合理(后面将讨论)

  今天能够在浩瀚的古籍中追溯关于台风词源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裔汉学家Frederick Hirth博士的论文(Hirth,1880)。根据资料,Hirth的中文名字叫夏德,先后就读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等,1869年获得博士学位,1902至1917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方研究院主任,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胡适曾是其学生。他于1870年(清同治八年)来华在厦门海关任职,

  。夏德在论文中提到,当地(福建)的气象专家认为台风的意思是“来自台湾的风”,但是夏德不认同这种说法。在1922年上海徐家汇气象台的刊物《报风要则》中也提到这种说法:昔人或作台风以是风最多于台湾也(周明德,1992)。冯爱珍(2006)指出,繁体字台湾的“臺”与台风的“颱”不是一个字。另外,“台湾”作为地名在明朝才有。后面将会讨论“颱”的由来,台风词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因此,台风是“来自台湾的风”的说法可以排除。夏德在论文中还提到一个名叫罗伯特 马礼逊(Robert Marrison,1782—1834年)的英国人,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清朝时来到中国,在华逗留25年,编辑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汉字典—《华英字典》。

  另外,1898年剑桥大学Skeat教授编撰的“英文词源词典(第三版)”也认同马礼逊的观点。夏德认为广东话中“大风”是一个非常普遍意义的词,不是特别用来称呼台风的词语。后面将会讨论到,广东话有专门称呼台风的名词,不把台风叫作“大风”。因此,台风是来自广东话“大风”的说法也基本排除。另外,从英文“typhoon”拼法的演变(周明德,1992)也可以看出台风不是直接借用古希腊神话中“提丰”的一种英文拼法(Typhon)。从1560年平托提出“tufaǒ”开始到19世纪末的300多年时间中,先后出现过Touffon、Tuffon、Tufon、Tuffin、Tuffoon、Tayfun、Tiffoon、Typhawn、Tyfoong、Typhoon、Toofan、Tiffon、Touffan、Tyfoon、Tuphan。1839年美国出版的《Journal of Franklin Institute》中提到1835年8月5—6日影响澳门的台风,台风拼写为“tyfoon”,而1861年出版的James Pollard Espy的《The Philosophy of Storms》中再次提到这个台风时用“typhoon”。图4是收藏在上海市气象局气象博物馆中手绘的1879年7月31日台风流线,当时的徐家汇观象台对这个台风给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从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法语台风拼写为“Typhon”。从英文台风拼法演变可以看到,这些拼法的读音与中文台风的读音相似,虽然在演变到typhoon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希腊神话中的“提丰(Typhon)”拼法的影响。

  中文“台风”正式代替“飓风”从西方对台风词源的争论可以看到,来自广东话“大风”一说基本被排除,阿拉伯语中台风一词也可能来自中文。现在的问题是台风一词是不是源自希腊语,而在西方的文献资料中没有发现有说服力的依据。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从台风一词在中文中的演变来说明。首先介绍一下中文的“台风”正式代替“飓风”的过程。

  。很多气象工作者参与了这套按照省份撰写的大典工作,查阅了包括各种地方志在内的大量典籍资料,其中沿海省份都包括了必不可少的台风灾害。根据这套资料,关于台风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392年(晋太元十七年)影响温州的一次台风。由此可见,中国早在公元4世纪末就开始有台风的记录,对台风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只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台风”和“飓风”之类的叫法。另外,台风灾害还出现在史书和唐诗中。《旧唐书》中记载了一次影响广西的台风。这次台风灾害发生在公元816年9月广西容县,“戊申,容州奏飓风毁州城”。另外,唐朝著名诗人韩愈于公元819年2月12日离开长安,5月22日到达广东清远县,在他的诗“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六”中,描述了遭遇台风的情景,“峡山遇飓风,雷电助撞捽”。据统计,有16首唐诗与飓风有关。

  南朝刘宋时期的《南越志》中第一次对飓风的意思进行了解释。公元453年南朝沈怀远被贬到广州,在广州生活了10多年,撰写了有重要影响的《南越志》。这本书在元代已经绝版,但被不少后来的古籍收录引用,可以查到转载最早的是公元7世纪初唐朝“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一和公元十世纪(北宋)的《太平御览》。沈怀远在书中记载:“熙安间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古代熙安是现在的广州或附近地区。可见,

  进一步向前追溯可以发现,台风在古籍中还被称为“旧风”和“黑风”。在西晋陈寿(233—297年)的《三国志 吴书 潘浚陆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苍梧、南海,岁有旧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据著名音韵学家和方言学家李荣(1990,1991)考证,“舊风”是广东一带方言对飓风的称呼,也叫“风舊”。

  另外,在古代台风也被称为“黑风”。南北朝时期的东晋高僧法显在65岁的时候(公元399年),经河西走廊、敦煌以西的沙漠到达新疆鄯善、乌夷(今新疆焉耆),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然后取道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到达释迦牟尼的故乡,比唐朝玄奘法师早了230年。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停留13年后,公元412年,从海上搭乘来往印度洋和南海的外国商船回到国内。在他的著作《佛国记》(又叫《法显传》)中有比较详细的描写,《佛国记》除了记录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和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商贸交往,也记载了法显大师在南海遭遇台风的经历。

  据《佛国记》记载,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八月,在当时的中西方贸易中转站斯里兰卡,法显搭乘外国商人的大舶,“得好信风东下,三日便值大风舶漏水入”。因为遇到风暴和维修漏水大船,在海上漂泊一百多天才到达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法显在耶婆提国停留5个月,转乘另一条开往广州的大商船。“以四月十六日发,法显于舶上安居,东北行趣广州,一月馀日夜鼓二时遇黑风暴雨,商人贾客皆悉惶怖”。法显遇到的这个“黑风暴雨”是不是台风呢?

  首先,法显遇到“黑风暴雨”的时候,船舶的位置在中国南海台风活动频繁的海域。法显阴历四月十六日从苏门答腊岛出发,在一个月(大约五月十六日)以后遇到“黑风暴雨”。《佛国记》中提到,船上200多人,准备了50吨的食品。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从苏门答腊岛到广州需要不到50天,遇到“黑风暴雨”时,法显搭乘的商船应该行驶了一半以上行程,这时船到了南海中北部,甚至可能已进入台湾海峡。其次,阴历五月十六日相当于阳历的6月中下旬。中国南海台风包括南海生成和从西北太平洋移入南海的热带气旋,活动季节主要集中在6—11月。可见,法显的船行驶在南海上时,正是南海台风活动活跃期。

  把台风称为“黑风”的说法,可以进一步在公元10世纪的《太平御览》中得到佐证,其转载了《南越志》关于飓风的说法,《太平御览》中又写道:“未至时三日鸡犬为之不鸣,大者或至七日,小者一二日,外国以为黑风”。

  法显撰写《佛国记》和沈怀远撰写《南越志》的时间相差几十年,当时广州又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因此,把台风称为“黑风”的记载是可信的。把台风称为“黑风”主要依据台风来临时的浓密对流云的特点。南京静海寺内的天妃宫碑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为郑和第4次下西洋归来时所立(图5),全名“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以纪念船队在航行中遇到台风时受到妈祖的庇佑,碑上提到“飓风黑雨”,与“黑风”一样依据了台风影响时的天气状况。直到清朝道光年间东莞人邓淳所著《岭南丛述》,仍然有“外国以为黑风”的说法,这说明直到清朝中国人认为外国人把台风称为“黑风”,不支持台风是外来语的说法。

  据李荣(1990,1991)考证,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潮州戏文刻本《荔镜记》所附之《颜臣》有“風颱”的说法。周明德(1992)认为,17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省人创造了“颱”字,现在看来“颱”字的创造至少可以提前到1566年。1688年编撰的《台湾府志》中对台风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现摘录其中两段:“

  ”。在这一段中,明确了颱主要在夏季影响台湾地区,与现在资料显示的台风活动规律一致。在另一段中则把颱进一步称为“颱風”,“十二月二十一日起,一日有風,應明年正月有大風,二日應二月,三月以至九月俱按日相應。或一日之間風作二次,則來年所應之月颱風亦二次焉;多次,則亦皆如此。記而驗之,無不應者”。可见,在1688年“颱”和“颱風”已经可以交换使用了。但是,1716年完成的《康熙字典》中没有收录“颱”字,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中也可以看到“颱”替换“飓”的过程(温克刚,2006)。广东卷中最早记录影响香港的“台风”是“战争”后的1864年,上海卷中1875年以后上海台风灾害记录中基本都用台风代替飓风了,这两个地方用“台风”代替“飓风”应该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例如,上海卷中出现时间与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建立一致。浙江和福建开始用“台风”替换“飓风”相对较晚,浙江卷中第一次出现在1911年,福建卷首次在1893年提到“台风”。由此可见,虽然“颱”和“颱風”在1688年就出现了,但是广泛出现在官方记录中已经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了。

  (1)与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渗透有关,法国天主教耶稣会1872年12月1日起在上海徐家汇观象台正式进行天文和气象观测,1879年7月31日,上海遭受强台风的袭击,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一任台长能恩斯分析沿海各灯塔站及周边各站的气象数据,预报了这次台风,并撰写论文“1879年7月31日的台风”,这次台风预报拉开了中国天气预报的序幕。1882年1月1日起观象台在中、西文报纸上发布天气预报,有效地促进了人们用“台风”替代中国官方使用的“飓风”。(2)20世纪初期,中国派往欧美学习的留学生学成回国,他们回国以后开始将飓风称为台风。1901年梁启超在《饮冰室专集之三》: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中形容太平天国运动时提到,“(陈)玉成纵横长江上游TG体育,起台风于豫皖湘鄂”。竺可桢先生191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中用“typhoon”,他回国后从1921年开始就使用“台风”一词,虽然在1922年“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为“说飓风”,但是他引用“台湾府志”的说法,认为“台风”来自英文“typhoon”的译音不正确。(3)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了“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语词典》收录“颱”和“颱風”,可以认为“飓风”一词正式被“台风”代替。

  1716年出版的《康熙字典》关于“飓风”的词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沿革线索,关于飓风这样写道:“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常以六七月发,永嘉(现在浙江温州)人谓之风痴”。前面三句与《南越志》一致,最后一句没有出现在《太平御览》的摘录里。这一句特别说明在浙江南部永嘉称呼台风为“风痴”。据李荣考证,在明朝内阁首辅朱国祯撰写的《涌幢小品》中写道:其风之来,狂暴而喧逐不止,故谓痴。《康熙字典》中的这句线年南宋毛居正编撰的《增补互注礼部韵略》(图6),说明“风痴”的说法至少始于南宋,距现在已经有800多年了。

  。宋朝袁文(1119—1190年)在《瓮牖闲评卷三》写道:“闽中泉、福、兴化三州濒海,每岁七八月多东北风,俗号痴风”。通常,闽语中有倒置词一说,把来自浙江南部永嘉的“风痴”说成“痴风”不难理解。同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闵明我把“台风”解释为东风了,因为他1657年来到中国主要是在福州附近活动了20年。为什么《瓮牖闲评》中把台风说成多东北风?这可能是影响福建的台风多来自台湾及其北面洋面,当台风来临时,在福建首先遭遇到的是东北风。当然,这有待进一步的史料佐证。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徐兢奉命出使高丽,在高丽国都开城逗留一个多月,回国后把所见所闻写成了《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其中写道:“方其在洋也,以风驱为适从。若或暴横,转至他国。生死瞬息。又恶三种险:曰痴风,曰黑风,曰海动。痴风之作,连日怒号不止,四方莫辨。黑风则飘怒不时,天色晦冥,不分昼夜。海动则彻底沸腾,如烈火煮汤。洋中遇次,鲜有免者。”清朝劳大舆曾任永嘉县教谕,1651年在《瓯江逸志一卷》中写道:“温州自夏徂秋,常观云以候风,一日之间,风稍息,则雨大倾,雨稍霁,则风复作,谓之风痴。”由此可见,

  。根据李荣(1990,1991)考证,台风在广东、福建、台湾三省的闽语叫风颱,在温州、台州、象山都说风痴。闽语风台与吴语风痴同出一源,但是风痴出现时间早于风台,地区也比风台广,因此闽语风台来自吴语风痴。

  关于“颱”字的出现,1688年编撰的《台湾府志》中提到,“考六书无颱字,所云颱者乃土人见飓风挟雨四面环至,空中旋舞如筛,因曰风筛,谓飓风筛雨,未曾曰颱风也臺音,筛同颱,加风作颱,诸书承误”。因此,风台应该来自吴语“风痴”,从地域上浙江和福建相邻,这种联系是比较合理的。根据前面的讨论,可以确定从“风痴”到“风台”不迟于1566年。考虑到《瓮牖闲评》中的“痴风”说法,平托在福建沿海遭遇台风的年代,台风在当地有“风痴”和“痴风”两种说法,平托听到的是“痴风”或者“台风”的发音。前面提到,

  。李荣考证认为,粤语中把台风称为“风舊”,“风飓”和“舊风”,与飓风读音相近,可能出于“风飓”和“飓风”。“旧风”在西晋《三国志 吴书 潘浚陆凯传》中有记载,这说明在粤语中很早就有称呼台风的专用名词。因此,国外词典认为台风来自广东话“大风”是不正确的,也没有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其颱风在广州叫打风舊,而在浙江温州、台州有打风痴的说法。17世纪后期已经有“颱”和“颱风”的说法,虽然《台湾府志》比平托的《远游记》晚了100多年,但是《荔镜记》只晚了6年。也就是说,平托在遭遇台风时,福建沿海一带已经有“颱”甚至“颱风”的说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平托遭遇台风是可信的。但是,还没有文献资料证明在1688年《台湾府志》成书之前有“颱风”的说法。

  因此,荷兰汉学专家施古德认为平托不可能从福建或广东的向导那里听到过台风一词是没有道理的,可能原因是施古德不了解台风在浙闽一带方言中的演变过程。李荣还注意到,吴语和闽语词汇中顺序交换并不少见,例如,风舊可以叫舊风,飓风可以叫风飓,风台可以叫台风。

  总结从3方面梳理了古今中外能够查到的与台风一词来源有关的文献,图7是对台风一词历史沿革的总结。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到2个结论:

  同时,如果这些国家语言中“台风”来自希腊语的话,并且通过始于汉代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把台风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古籍中应该有记载,古籍中只有外国人把台风称为“黑风”的记载。因此,现存的文献资料不支持台风从希腊语,经过阿拉伯语,再到中文的传播线路图,虽然台风在英文中的演变受到希腊语影响的可能性存在。

  虽然飓风的说法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在20世纪初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促进在官方语言中“台风”代替“飓风”。从公元453年(宋)怀远被贬到广州到1937年《国语词典》的出版,这段时间有近1500年。

  从时间上来说,从浙江吴语的“风痴”经过口语到福建的“痴风”,由于“痴”和“颱”在闽语中发音相近,在闽语中变成“风颱”和“颱风”。葡萄牙船队在闽语地区遭遇风暴,被告知叫“痴风”或“颱风”。来往中国和欧洲的船队通过印度洋,把“台风”一词传播到印度洋沿海国家和欧洲,在欧洲语言文化环境中进一步演变,最后在19世纪后期演变为现代英语的“typhoon”。文中主要讨论了中文“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也提到了英文“typhoon”一词的历史演变。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反映了中国悠久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反映了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和欧洲国家交往的悠久历史,很多信息散布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之中,许多细节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充实。

  台风命名原则台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WMO)台风委员会征集、审定后发布的,世界通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各自的台风命名规则,同一个台风可能有不同的名称,经常给国际交流带来困难。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召开的ESCAP/WMO台风委员会(以下简称“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决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名称的建议展开研究,并指派台风研究协调小组(TRCG)研究执行的细节。

  此外,台风名在使用过程中,台风委员会中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提出更换任何一个台风名的动议,经台风委员会审议后进行更名。新名仍由提供原名的成员提出。

  根据上述原则,由台风委员会的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称,共140个名称,分成5列,构成热带气旋命名表,循环使用。中国大陆地区提供的10个名字以传说中的神灵为主,如“龙王”、“海神”、“风神”、“电母”等,也有花鸟名称,如“杜鹃”、“海燕”等。香港和澳门也是台风委员会的成员,各提供10个台风名。中国香港地区提供的10个名字以人名、地名为主,澳门地区则以动物、植物名称为主。

  台风命名表的更替和两岸台风名称的对比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方案,决定新的热带气旋命名方案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执行。热带气旋命名表将用于通过国际媒体以及向国际航空和航海界发布的预报、警报和公报中,也供各成员用当地语言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使用。

  根据台风名称的更替原则,有许多台风名称从台风命名表中被删除,成为专有名。台风命名表(表1)从2000年1月1日生效到2015年,其间经历了10次变更,变更台风名字35个,平均每年变更2.6个。

  。台风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召开的第33届会议,通过了6个更替名,其中有4个是变更英文名的拼写,只有两个是真正更替了名字:翰文(Hanuman)变更为莫拉克(Morakot),库都(Kodo)变更为艾利(Aere)。

  在台风委员会公布了表1的台风英文名称后,为避免一名多译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乱,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央气象台发布热带气旋警报时,除继续使用热带气旋编号外,还将使用热带气旋名字,而媒体则直接使用台风名字向公众报道。台湾地区从香港天文台获取表1的台风英文名称并确认后,首先邀请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员口述,经具有气象和语文专业背景的人员共同翻译确定中文名。翻译“以音译为主,不采取意译”。

  为方便对比,并反映过去15年来的变化情况,分别用2000年启用的台风命名表(见表1)和截至2015年底的台风命名表(见表2),对比分析两岸台风的中文名称异同情况。

  表中,“大陆名”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使用的台风中文名称,源自相关公告;“台湾名”指中国台湾地区使用的台风中文名称,源自台湾“交通部”官方网站。两岸同名只列简体中文名称。表中有下划线者为经更替过的新名。

  根据表1统计(反映2000年两岸台风名称对比情况),在140个台风中文名称中,有70个不一致,总体差异达50%。其中,中国大陆提供的10个台风中文名称,两岸完全一致;香港和澳门各提供的10个台风名称,台湾根据音译的英文再译回中文后,共有5个名称有差异,占25%。差异率最大的是韩国提供的10个台风名称,两岸给出的中文名称皆不相同。柬埔寨(9个不同)、日本(9个不同)、朝鲜(8个不同)各自提供的10个台风名称中,两岸给出中文名称差异很大。不一致率超过50%的提供者还有马来西亚(6个)、泰国(6个)、老挝(5个)和密克罗尼西亚(5个)。综上可以认为,两岸使用的普通话和国语,因语音高度一致,音译互译没有问题;香港和澳门因方言音译成英文,再经两岸各自译回汉语,存在一些问题。韩语/朝语、日语、柬埔寨语等语言,音译成英文后,再经两岸各译,差异就更大了。两岸名词的差异不仅限于台风名称,还涉及大量的大气科学名词,形成差异的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翻译的原则或技巧不同的原因。

  根据表2统计(反映2015年两岸台风名称对比情况),在140个台风中文名称中,有43个不一致,总体差异为30%,差异率较15年前(表1)降低了20个百分点。主因在于,台湾地区的“以音译为主,不采取意译”的原则有所变化,将以前大部分采取音译的名称改为意译方式,直接提高了由韩、朝、日等成员提供的台风名称中文名称的一致率,也使以后更替的新台风中文名称基本达到一致。由表2还可以见到,柬埔寨提供的台风名称,两岸均采用音译,差异率80%。

  第一类,两岸都采取音译,但因英文发音的系统性差异,造成音译名称差异的有28个,占比63%。见表3。

  第二类,两岸都采取音译,对英文发音无异,但选用汉字不同,造成音同字不同的有6个,占比14%。分别是:贝碧嘉/貝碧佳(Bebinca)、巴蓬/巴逢(Phanfone)、艾涛/艾陶(Etau)、莎莉嘉/莎莉佳(Sarika)、古超/谷超(Guchol)、法茜/法西(Faxai)。

  第三类,两岸仍然没能统一采取音译或意译,形成差异的有8个,占比19%。分别是:杰拉华/鯉魚(Jelawat)、桃芝/桔梗(Toraji)、温比亚/棕櫚(Rumbia)、海高斯/無花果(Higos)、艾莎尼/閃電(Atsani)、鲇鱼/梅姬(Megi)、暹芭/芙蓉(Chaba)、玫瑰/庫拉(Kulap)。

  第四类,两岸采取意译,但采用统称和专名不一形成差异。如:飞燕/燕子(Chebi)。

  由于海峡两岸对英语的翻译原则和用字的差异,造成海峡两岸台风名称的不一致,给媒体和民众带来困扰。历经15年的过渡,两岸台风名称的差异率从50%降到了30%。

  。根据以上分析,在不一致的43个名称中,第一类数量最多,涉及两岸翻译英文读音的系统差异,统一难度比较大。第二类同音字,统一难度比较小。第三类需要两岸在翻译原则上达成共识。

  。2014年至2015年更替的白鹿(Bailu)、木恩(Mun)、百里嘉(Barijat)、兰恩(Lan)和云雀(Jongdari)5个台风名称,两岸所用名称完全一致,分别替代台风表中的海燕(Haiyan)、菲特(Fitow)、尤特(Utor)、韦森特(Vicente)和清松(Sonamu)。2016年2月在夏威夷召开的第48届台风委员会议上,又有两个台风名称从台风命名表中移除(2015年的13号台风苏迪罗(Soudelor)和22号台风彩虹(Mujigae)),期待新的替代名称两岸用法仍能一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