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有一件事火了,今天咱们来分析分析,很多网友收到了中宣部发来的短信祝贺,信息介绍了
对此很多网友称是轰-6k轰炸机抵达里根号的上空,并开启了火控雷达照射,如果在实战过程中,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很可能已经沉海了,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个话题。
第一,有没有这种可能性?轰-6k作为不隐形的亚音速中远程轰炸机,它有没有可能飞抵里根号航母战斗群的上空,并进行火控雷达的锁定?从理论上分析,它具备这个能力,航母战斗群在战斗巡航状态下,它有很多模式,比方说全力一级警戒模式、战斗巡航模式等等。
至于它在南海上具体采取的是哪些模式,我们也并不清楚,他是不是采取了在1996年进入台湾海峡的那种高度戒备模式或者一级警戒模式,当然咱们描述的专业术语可能不是很准确。
就是说航母在战斗巡航过程当中,它有很多备战的姿态,七、八艘护航的舰船是不是都带了,还是说只带了三、四艘警戒型的护卫舰,舰载机是不是处于全力的戒备状态等等,这些信息都没有公开的披露出来。
假如美军航母并没有处于全力的戒备状态,那么轰-6K又采取中低空飞行的姿态,采用无人机或者天基卫星作为引导的话,它理论上是能够穿透美军护卫舰船的封锁,抵达航母战斗群的上空。
轰-6k经过了一些现代化的改装,它早就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老式的轰炸机,就跟B-52一样经过了数十年的现代化改装,仅仅平台偏老,它的信息获取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最新的水准。
所以说在其它天基力量、地面远程雷达,无人机等配合下,理论上有能力通过中低空飞行的方式,绕过航母编队的封锁,抵达航母的上空,当然这也是我们假设航母战斗群没有启动全力警戒的模式。
要知道,美国航母战斗群对掠海飞行反舰导弹探测距离大概是五十公里左右,也就是说这个高度不到十米甚至只有三到五米,那么轰-6k这种中远程的轰炸机TG体育,显然不可能说像一个掠海飞行反舰导弹一样,进行三到五米的中低空飞行,这对它来说太危险了,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
此外,掠海飞行反舰导弹的雷达反射面积非常低,几乎相当于一架隐形的战斗机,而轰-6K是一架不隐形的中远程轰炸机,它的雷达反射面积是战斗机的十倍以上。
所以说当各种理想的条件都具备,美国航母战斗群启动全力警戒模式之后,轰-6k也不可能采取低空突防的形式,去突破美国航母战斗群的防线,这是一个,我们从现实角度进行的分析。
我们再从美军战备条例的角度来讲,在1996年美国航母战斗群强行闯入台湾海峡的时候,当时我们的空军战斗机部队通过模拟假信号,抵达了航母的上空,还不是肉眼可见的距离,美国航母战斗群就是根据战斗条例,启动了反击模式。
各位广大网友你们想一想,假如在东海巡航的山东号航母战斗群遭到了日本F-2战斗机的近距离凌空式的火控雷达锁定,我们能不发射防空导弹吗?
哪怕战斗机采取了低空突防的形式,并且成功用火控雷达锁定对方,对方的条例是要求进行反击,所以说假如轰-6K真的在近距离锁定了美国航母,按照战斗条例已经有去无回了,就是这么一个战斗条例的问题。
我们还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一下,如果真的采用超低空突防并近距离锁定美国航母这种方式实施打击的线战斗机,为什么要派一个中远程的毫无机动能力、雷达反射面积如此之大,海平面速度也飞得不快的轰-6K呢?
我们就不说歼-20隐形战斗机了,我们就说歼-16战斗机,它的超低空飞行能力都远远大于轰-6K,如果采用近距离锁定的这种方式,那么歼-16不是更好吗?其次轰-6K采取近距离飞行模式抵近美国航母战斗群,那么它携带的那些远程导弹还有什么用?
轰-6K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携带超远程的反舰导弹,能够远距离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抵近飞行侦查锁定等于是浪费了这个能力,所以从现实角度来讲,也没必要这么做。
再从一个经验判断的角度来讲,颁布一个国家级的荣誉奖项,你知道评审的流程有多么复杂吗?
我今年三月份提交了一份中国关于印度洋方面的国家级课题,二十多万字的报告,从我今年三月份提交到今年六月份获得合格证书,都需要三个月以上的评定时间。
那你想想这么大的一件事,一个团队近距离锁定美国航母战斗群,要给予一个国家级的荣誉奖项,走流程那得多长时间?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各位网友,我们的国家崛起需要综合国力的强大,需要各行各业默默的做出贡献,需要精确的外交政策,需要和平的外交环境,需要踏踏实实的科学精神TG体育,一步一步才能让走向复兴,走向伟大。
我们需要的是这些东西,我们不需要什么自嗨式的消息,自我娱乐式的精神,这种东西让你快乐一时,耽误一世。
所以说,从理论上来讲这件事有可能发生,从现实主义角度讲,结合我个人的经历判断,他不太可能出现,这个事的真实性我们很难予以证实。
就是我们需要科学的精神和扎实的态度,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达到一个自嗨的效果,这只会毒害我们的思想!TG体育TG体育TG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