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体育Nature Neuroscience:浙江大学李晓明团队发现恐惧和焦虑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4-02-14
 。临床研究发现双侧杏仁核损毁的患者仍然可以感受到恐惧并且表达恐惧情绪,提示存在杏仁核以外的恐惧情绪神经机制,然而独立于杏仁核的恐惧情绪神经机制迄今尚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了脑内 主嗅球脚背侧皮层外侧臂旁核丘脑下旁核通路 在恐惧和焦虑中的重要作用 (图1) 。  嗅觉是常见的诱发动物本能恐惧的感知途径,利用狐狸粪便中的成分类似物2,4,5-三甲基-3-噻唑啉(TMT)作为恐惧刺激源,研究成员发现

  。临床研究发现双侧杏仁核损毁的患者仍然可以感受到恐惧并且表达恐惧情绪,提示存在杏仁核以外的恐惧情绪神经机制,然而独立于杏仁核的恐惧情绪神经机制迄今尚不清楚。

  该研究发现了脑内 主嗅球→脚背侧皮层→外侧臂旁核→丘脑下旁核通路 在恐惧和焦虑中的重要作用 (图1) 。

  嗅觉是常见的诱发动物本能恐惧的感知途径,利用狐狸粪便中的成分类似物2,4,5-三甲基-3-噻唑啉(TMT)作为恐惧刺激源,研究成员发现皮层杏仁核和内侧杏仁核神经元凋亡的小鼠表现出对TMT诱导的厌恶及冻结行为的明显降低,但并不能完全阻断小鼠的恐惧反应,且对TMT诱发的恐惧逃跑行为无明显影响。那么,哪个脑区可能介导嗅觉本能恐惧逃跑行为呢?

  接下来,论文第一作者王浩博士对TMT刺激后的小鼠进行全脑Fos免疫组化染色,他发现脚背侧皮层(dorsal peduncular cortex, DP)Fos表达显著增加, DP接受主嗅球(main olfactory bulb, MOB)特异性输入,并且MOB-DP神经环路经TMT刺激后活性显著升高。

  “ 利用凋亡病毒抑制DP神经元功能,小鼠面对TMT刺激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逃跑行为,并且厌恶、冻结行为也显著降低。 ”王浩博士介绍,“ 相反利用光遗传学的方法激活DP会诱发小鼠产生逃跑行为,并导致瞳孔变大、心率降低等嗅觉本能恐惧样反应。 ”

  同时,研究人员对杏仁核局部损毁的小鼠联合给予光遗传学抑制DP神经元功能,发现杏仁核局部损毁联合黄光抑制后小鼠对TMT诱发的逃跑行为几乎消失,并且厌恶、冻结行为进一步降低。“ 有趣的是,投射至DP与皮层杏仁核的主嗅球僧帽/丝状细胞是两群独立的神经元。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勤博士说,“ 这些功能及结构的结果表明,DP能够独立于杏仁核介导嗅觉本能恐惧。 ”

  那么,DP接受主嗅球的信息输入后如何将天敌气味导致的恐惧情绪传递下去的呢?

  围绕这个科学问题,博士生崔刘哲TG体育、冯筱扬等对神经环路的功能展开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发现:该神经环路在TMT诱发的嗅觉本能恐惧逃跑行为中显著激活(前端PBNslCck+阳性神经元单细胞钙成像);光遗传学抑制这条通路显著降低小鼠的逃跑行为,改善嗅觉本能恐惧样行为;在皮层和内侧杏仁核同时损毁的小鼠中,激活这条通路仍然可以诱发小鼠逃跑行为并能够模拟出嗅觉本能恐惧样的自主神经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绘制出的这条前脑至后脑的神经环路参与并能够独立于杏仁核调控嗅觉本能恐惧。

  由于反复、过度的恐惧刺激会导致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接下来团队成员研究了该通路在焦虑中的作用。“ 我们发现光遗传学连续激活这条通路3天,每天1小时,小鼠即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焦虑样表型 ”,王浩博士介绍,“ 在急性束缚应激导致的焦虑样模型小鼠中,抑制该通路则显著逆转小鼠的焦虑样行为 ”。

  该研究新发现一条嗅球→脚背侧皮层→外侧臂旁核→丘脑下旁核的四级神经环路,并揭示该通路能够以独立于杏仁核的方式,参与并调控嗅觉本能恐惧和焦虑。 论文通讯作者李晓明教授认为, 该研究不仅拓展并加深了人们对恐惧和焦虑神经机制的理解和认识,也为理解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浙江大学李晓明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浩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后王勤、博士生崔刘哲、冯筱扬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TG体育。TG体育TG体育TG体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