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主要专注于生态脆弱区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低碳城市规划关键技术、历史街区绿色更新与舒适性提升技术、黄土高原乡村振兴规划关键技术五个研究领域,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拥有多个科研平台,连续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资助,研究目标多交叉复合,覆盖双碳、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
团队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筑学和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围绕建筑节能减碳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参数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建筑节能设计基础参数、热舒适与热适应、零碳建筑关键技术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杰青、重点基金和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级重要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
团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聚焦中华文明标识地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关键科学问题,整合相关学科,探索中华文明标识地保护、展示与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科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开展相关前沿问题研究和工程实践,包括中华文明标识地保护展示利用相关理论研究;中华文明标识地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中华文明标识地保护与展示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三大领域。
工程结构耐久性与全寿命领军教授团队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也是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为牛荻涛教授,团队成员包括徐善华、文波、王艳、胡晓鹏等教授4人,傅强、刘西光、罗大明、郭冰冰、王友德、王晓威等副教授6人,李安邦等博士后1人。是一支由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人才领衔,以国家优青、陕西省杰青、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校高层次人才等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学科交叉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高水平特色创新团队。团队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46项;近十年发表SCI、EI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28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参编国家标准5部;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
团队主要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研发与基本理论,新型结构体系的研发与抗震性能提升等方面的创新性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及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入选首批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建设团队,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一等奖1项、出版专著3部、译著3部TG体育、教材3部,主编和参编标准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团队围绕国家“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需求、古建筑保护与传承事业的客观要求及其“卡脖子”难题开展科学研究。在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古建筑木结构等领域的底蕴积淀深厚。目前导师组成员结合高性能材料、智能设计建造、智能监测诊断等新兴研究方向,拟带领研究生在学科交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本团队重视国际合作,近年来与日本京都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积极选派研究生赴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融入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依托陕西省“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综合规划与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大量与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模式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综合规划与开发的策划与规划、上盖结构与减隔震、结构新材料、组合结构及其震后功能恢复、全生命周期健康运营与结构健康监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突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技术。
现代钢结构领军教授团队起源于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组建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钢木教研室,历史悠久,科研实力雄厚。团队以郝际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拥有4名教授、5名副教授、1名讲师和2名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钢结构稳定与抗震、装配式钢结构、钢结构抗倒塌、可恢复功能钢结构体系、高层及复杂钢结构和现代竹木结构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和级科研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2项,出版钢结构相关教材和著作10余部。
团队围绕学校“11445”发展新格局,紧扣国家文化自信、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立足陕西在文化和经济建设中突出问题,以景观环境设计理论与应用为研究核心方向,重点解决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呈现,形成公共艺术设计应用与创新研究、西北城乡环境设计、设计历史与理论、环境创新设计与健康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团队重点开展径流污染与水源水库水质污染控制、水处理与水质安全保障、工矿企业水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黄廷林教授带领下,充分发挥团队成员所长,针对团队研究方向涉及的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分别从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制、成果转化等方面分工协作、协同攻关,破解水环境修复与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共性难题。
团队主要围绕丝路生态文明建设、秦岭生态保护与南水北调等国家战略需求,研究选定“黄河几字湾能源化工基地”和“秦岭”这两大重要环境生态脆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环境数据的获取、智能利用等关键环节,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复合污染溯源、设备低碳化运行、基准精细化评估等,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理论、装备及应用等多个维度获得突破。
废水资源化团队主要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领跑世界学术前沿”为建设理念,多学科融合为手段,围绕废水高效资源化过程的机理解析、再生水健康风险控制的因子识别、多目标适配的系列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展研究,旨在打通理论基础-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的关键环节,推动我国以能耗换水质的传统污水处理模式改革,实现集高效污染物削减、同步资源回收与安全回用为一体的创新型节能低碳污水处理新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团队旨在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针对绿色宜居城乡营建管理中存在的政策保障度低、产业匹配度低、利益相关主体协同度低的“三低”问题,多目标不协调、多主体不协同、多阶段不衔接、多手段不并用的“四多”问题,绿色环保技术及产品的公众接受障碍及排斥问题,绿色宜居城乡营建管理中的交叉学科知识创新问题,综合运用管理学与数学TG体育、经济科学、行为科学、信息科学、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与方法,开展绿色宜居村镇营建管理、城乡绿色建筑智能营建管理、城乡居民低碳环保行为、绿色宜居城乡营建管理学科交叉知识创新等研究。
在国家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智慧城市”“智能建造”等一系列城乡协同与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下,团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城乡建设管理前沿交叉领域和“卡脖子”难题,主要从事可持续城镇化建设管理、城市更新与城乡空间协同治理、房地产业绿色低碳变革的新规律和新模式研究,以绿色、低碳、可持续理论为导向,以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和房地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为目标,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
团队主要围绕资源系统优化及管理、智能感知、计算及决策等资源开采理论与技术等领域进行理论创新与工程应用研究,在智慧矿山与智能决策、矿山系统优化与管理等方向具有特色和优势。团队属于陕西省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杰青、宝钢优秀教师奖等人才,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SCI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国内智慧矿山领域独树一帜。团队主要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具有信息类或矿业类背景的学生招生。
团队主要研究高温结构材料理论与应用,具备耐火材料、冶金、功能材料等交叉学科的科研基础。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以及众多的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近五年,在Carbon、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中科院一区SCI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博士研究生获陕西省、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团队注重学术交流,研究生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优秀报告奖,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奥地利雷奥本矿业大学等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名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团队主要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目标为引领,以促进碳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为己任,聚焦我国西部地区低阶煤分级提质利用“卡脖子”关键难题和生物质等碳基能源开发利用问题,在碳基能源高效清洁转化、碳基新材料开发及增值利用、碳基能源利用过程环保及资源化等方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产出一流成果,更高质量服务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能源化工领域国内知名、省内拔尖的高水平科研团队。
团队面对新能源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和产业技术难题,聚焦于太阳能器件、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催化制氢、生物催化等关键材料,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力图通过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包括使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高通量计算等),实现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可再生清洁利用,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多能互补耦合供能/建筑用能专家系统及新能源研发体系,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能源需求,实现新能源材料的高效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团队依托功能材料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长期从事高性能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主要包括高性能金属材料设计开发、先进连接技术、增材制造、粉末冶金、材料加工润滑技术和装备研发等。团队入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中国有色金属“创新争先”团队。团队主持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军委科技委重点基金1项;授权发明专利130余件,发表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7项。
团队基于气固过程体系传递与反应机理研究,交叉融入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学科,在水泥低碳技术、固废资源化、低品质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面向国家和行业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工艺技术创新、专有设备开发、智能化新体系构建和系统集成,力争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形成特色鲜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学科链。
团队主要立足建筑、城市领域,围绕“城镇安全智能感知运维”、“建筑人居环境智能感知、评估与调控”、“城市仿真与城乡规划智能支持”、“城市智慧运维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向的前沿交叉难题,聚焦“特殊场景智能感知控制装备研制”、“信息融合分析决策方法研究”和“平台/系统研发”及其“装备之间数据传输、平台安全”等方面开展理论与应用研究,形成特色智能化软件与装备,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力争特殊场景在行业达到引领。
本团队以李安桂教授为带头人,重点开展了地下及密闭空间环境保障方向的研究,所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在地下水电、地铁、洞库、防护工程等50余项重大工程项目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二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工程院、国自科基金及国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70余项,获批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持获得2012、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二等奖14项,以及世界可持续能源技术协会(WSSET)创新奖等。
团队于2017年被认定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王怡教授,现任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先后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 “万人计划”。团队共有成员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团队依托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立足于工业建筑环境与节能领域,长期致力于高污染高效治理、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综合节能及降碳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团队主要围绕国家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期从事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原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光热光伏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空调新技术、多能互补区域能源系统等。团队在近零能耗太阳能建筑技术体系、主被动太阳能供暖技术原理与方法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构建以太阳能为主的建筑零碳能源系统、助力建筑行业能源结构低碳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