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体育硬核青年云端筑梦分分钟带你“飞上天”!
发布时间:2023-05-15
 中建三局“空中造楼机”研发创新团队现有核心成员19人,其中35岁以下12人,占比63%,是一支朝气蓬勃、不懈钻研的青年创新团队。团队曾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荣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银奖、中国建筑青年创新创效大赛金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一等奖5项),授权专利25项(发明专利8项),发布标TG体育准3项。团队带头人王开强获评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荆楚工

  中建三局“空中造楼机”研发创新团队现有核心成员19人,其中35岁以下12人,占比63%,是一支朝气蓬勃、不懈钻研的青年创新团队。团队曾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荣获“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银奖、中国建筑青年创新创效大赛金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一等奖5项),授权专利25项(发明专利8项),发布标TG体育准3项。团队带头人王开强获评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荆楚工匠”等称号。“空中造楼机”曾获评湖北省第八届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没有一座超过100米的大厦,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建成了超过400米的摩天大楼,为中国建造自己的摩天大楼,成为中国建设者们的渴望。

  1982年,中建TG体育三局承建160米的深圳国贸大厦,引进国外滑模技术,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2009年,为支撑武汉中心项目建设,中建三局“造楼机”研发团队提出了“空中造楼机”这一创新设想。面对最为关键的爬升机构,却始终没有好的方案的难关下,顶住项目动工压力、不眠不休,在偶遇“猫爬树”生活场景的激发下,发明了一种像搓衣板扣在墙体上的微凸支点,让造楼机能像壁虎一样沿着墙体向上爬升,让工人在数百米高空如履平地,总体功效提高20%以上。

  从此,中国摩天大楼建设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历史性转变,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水平。历经十余年研发,已形成4代“空中造楼机”研发产品,在不断刷新城市天际线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建筑施工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如今,中国拥有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摩天大楼,“空中造楼机”已成为中国建造代表世界水平的“大国重器”。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空中造楼机”也得到了越南、巴基斯坦、印尼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同和肯定,已然成为彰显中国建造的一张靓丽名片。

  中建三局“空中造楼机”研发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类似于一座高空“移动工厂”,以工厂化流水作业、大型施工装备集成、智能化监测控制的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实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工艺革新。

  “空中造楼机”集成了施工现场全部的10余种设备、设施(包括房建领域最大的ZSL2700塔吊),可随钢平台整体同步爬升,即使在500米高空,亦能抵抗14级大风,实现平稳运行,使施工作业人员置身其中如履平地。

  除此之外,“空中造楼机”减少人工投入成本20%以上,极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提升了高楼施工的安全性。以前盖一层楼可能需要数百人的参与,而今仅用数十人就能轻易实现,且造楼机的设计极具人性化,雨天作业可以遮挡雨水,烈日作业又会有冷气喷射降温,极大地提升了施工场所的舒适度,改善因恶劣施工环境而对工人的影响及工程进度的延误。

  “空中造楼机”先后受到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深度财经》、新华社《长江之梦》等主流媒体报道千余次,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国建造主题展等展会百余场,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极大关注及认可。

  伴随着我国建筑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超高层建筑转入更低碳TG体育、更品质、更经济的发展方向。

  中建三局“空中造楼机”研发创新团队以攻克行业难题、再一次推动建造方式变革为使命TG体育,对标先进制造业,致力打造“类工厂”的现场建造方式,力求建筑高度上实现全覆盖,进一步通过轻量化、标准化、模块化等方面设计创新,研发出适用于普通超高层的“轻型造楼机”和适用于高层住宅的“住宅造楼机”。

  十年磨一剑,初心志如磐。2022年,团队积极申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层建筑自升降智能建造平台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并成功获批立项。未来,中建三局“造楼机”研发团队将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以“造楼机”为载体,搭载更多的智能施工装备和建筑机器人,探索全新的建筑智能建造模式,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助力我国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专项赛在汉举办。赛事中涌现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展示有志青年创新创业的风采和成果,“青春湖北”特开设“创青春”赛事获奖项目展示专栏,为创业者加油,助奋斗者成长!


网站地图